火热出圈的电影《长安三万里》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从小背着唐诗长大的广大观众而言,“骨子里的DNA动了”。
(资料图)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2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日常生活中,75.9%的受访者会使用古诗文抒情言志。28.8%的受访者平时经常能接触到古诗文。
北京某事业单位职员唐英曾经在一个旅游景区看过一个沉浸式的演出节目,节目融合了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文风俗,场景壮阔,舞台优美,旁边的屏幕上还同步打出场景对应的宋代诗词,“那种代入感实在是太强了,没法形容。唐宋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的时期,现今留存的历史遗迹却不多,希望能够多一些这样的古风演出”。
调查中,28.8%的受访者平时经常能接触到古诗文,50.6%的受访者一般,20.5%的受访者表示平时不太能接触到。
山西某中学教师杨坪还记得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曲水流觞的场景,“以前学到过文人士子曲水流觞、吟诗作对的文化,但是具体的场景只能靠‘脑补’。没想到在影视剧作品中能够把这样的文化场景还原出来,给了年轻人领略传统文化的机会。希望这样的还原更多一些,主创们在涉及到古代文化的时候更用心一些”。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有不少同学向我推荐过古风歌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说,当下喜欢古代汉语的年轻人缺乏专业的老师指导,大多只是在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来写文言文,而且可能只要写文言文就会收到一片叫好之声,但这样其实很容易越写越歪。所以,他觉得在这方面年轻人还是需要专业的老师来指导。
调查中,电视剧(55.3%)、书本(49.9%)、综艺节目(46.6%)是大家平时接触古诗文的主要途径,其他还有:纪录片(36.7%)、社交媒体(23.5%)、讲座(19.9%)、上课(19.6%)、古风演出(17.8%)、漫画(10.4%)、线下活动(8.9%)等。
对于现在一些影视节目尝试用创新的方式表达古诗文的意境,申小龙表示,大家都开始关注古诗文肯定是一个好现象,这能让大家意识到,很多想法可以用文言文来表达,而且还这么美。他说,“文言文不光是一种语言,还蕴含着我们传统的思想、情操、观念、思维方式,把文言文学好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掌握,应该要好好传承”。
“前年牛年春节我收到了一份很特别的祝福,是一位爱好古文的师兄自己作的一首承载着新年美好祝福的四言诗。在众多牛年大吉、牛转乾坤的吉利话中,这首诗显得很独特,我认真品味了很久其中的寓意,很认真地回了信息。”杨坪说。
调查显示,平时生活中,75.9%的受访者会使用古诗文抒情言志。
“我现在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和古诗没什么关系。但有时候发朋友圈,如果有比较应景的古诗,也会发一下。”武汉某高校学生侯师佳身边有很多喜欢诗歌的同学,“他们有时候会大雨天在操场上一起吟诗,虽然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很疯狂的举动,但我能理解他们是出于对诗歌的热爱”。
受访者中,00后占6.1%,90后占35.9%,80后占44.7%,70后占10.8%,60后占2.0%。
(应采访对象要求,侯师佳、杨坪为化名,杨万淑对此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推荐内容
- 调查显示:电视剧、书本和综艺节目是大家接触古诗文的主要途径|环球微动态 a>
- 热推荐:李强出席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a>
- 新支点撬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未来 a>
- 出境游热度攀升 多国热盼中国游客 a>
- 给宠物看病 如何才能明明白白-全球微速讯 a>
- 允许暑假作业“打欠条”是佛系教育吗 a>
- HarmonyOS 4.0将于8月4日正式发布 a>
- 《寂静岭 2:重制版》—— 经典恐怖游戏的重生 a>
- vivo X90s 手机将于 6 月 26 日发布 有青漾、至黑、告白和华夏红四种配色 a>
- 飞傲推出“小海螺”系列耳机新线材:具备解码功能,售价59元 a>
- 每日信息:算力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a>
- 十个重点行业稳增长举措陆续出台 合力稳住工业运行 a>
- 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新要闻 a>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环球今亮点 a>
- 天天热头条丨用好协同创新 助力中小企业(经济时评) a>
- 中国气象局:未来10天有台风生成 江南华南四川等地多降雨天气 a>
-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9月20日在合肥开幕 a>
- 世界信息:破局的华为,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a>
- 性别是雄还是雌?生活环境如何?——科研人员揭秘全球首只白色大熊猫最新研究成果-每日视讯 a>
- 全球讯息: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8日开启 整个过程2000余名火炬手参加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