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流量论已走到拐点 时间不会容忍裸泳者
发布日期: 2021-09-09 09:06:39 来源: 北京商报

“在明天,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预言早已照进现实。但15分钟就像是黄粱一梦,如今的镁光灯之下,剩余一地狼藉。

就在日前,广电总局出手,“坚决抵制炒作炫富享乐、绯闻隐私、负面热点、低俗‘网红’、无底线审丑等泛娱乐化倾向”,一纸明文终结了那些低质量网红的成名路。

靠“集美”“耶斯莫拉”等热词走红的郭老师、火出圈的“人类高质量男性”徐勤根、“吃个桃桃好凉凉”的风小逸等,无一幸免。

五年前,“2016年第一网红”Papi酱的一条广告拍出2200万元的天价,此后短视频和网红经济的大门被无限开启。平台添砖,用户热捧,网红和MCN如雨后春笋,以各色面孔、各式姿态霸占着16:9的手机屏幕。

这是最好的时代,高压的现代生活环境中,博君一笑的套路屡试不爽,一夜爆红的故事接二连三,行业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膨胀。

镜头这端,是荒诞的表演,镜头另一端,是笑到天亮的围观者。有人觉得不必小题大做,类似小丑的行为能解压;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网红文化的泛滥是一种病态。

当发展初期的红利吞噬殆尽之时,对流量的争抢进入白热化,网红们的姿态也越发猎奇,从整蛊到装疯,从卖丑到低俗,为了有限的眼球,踏破了底线,甚至越过了公序良俗的边界。

流量幻境顺势包裹了产业链上的每个人。于网红而言,数据是内容的唯一评判标准,能否从名到利,皆系在转赞评的数字上;站在观众的角度,注意力经济靠15s取胜;两相权衡,一拍即合。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顶着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关注度,网红已不只是网红,在镜头之外的公共领域,一举一动能引来全社会模仿,一言一行都打上了极强的社会议题标签,不健康的、媚俗庸俗的内容不仅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更是对社会文明不自觉的冲击。

网红还是网红,当审丑的潮水退去之后,只剩千篇一律的躯壳。而一旦跨越道德甚至法治的底线,注定将从顶端跌落。

网络包罗万象,但加了滤镜的数据代表不了真情实力,无底线的唯流量论已经走到了拐点,时间不会容忍裸泳者。在观众日复一日的围观中,靠装疯卖傻造就的流量神坛,如同风雨中大厦,坍塌也分外容易。

尼尔·波兹曼在名作《娱乐至死》里直言,将毁灭我们的,可能不是单调乏味的底层生活,而是那些喜闻乐见的“美丽新世界”。

郭老师不是新时代的堂吉诃德,窃格瓦拉也绝不等于对主流的反叛,完全消解严肃的同时,最终也将被时代消解。即便追逐娱乐是人的天性,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那株苇草理性的认知。

(作者 汤艺甜)

关键词: 唯流量论 走到拐点 时间 不会容忍 裸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