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无形的“刀”正在造福越来越多的患者
发布日期: 2021-08-04 13:50:2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它就像一把无形的“刀”,能隔着患者的皮肤,精准“消除”身体内的肿瘤组织,且不伤害人体正常组织——这项中国自主研发的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技术,又称“海扶刀”。这项技术在30多年前由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王智彪开启艰辛攻关,此后,经四川遂宁市中心医院不断应用实践,目前全世界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这项技术,这把“刀”正在造福越来越多的患者。

一万元的项目经费开启前沿研究之路

1988年,当时的王智彪还是重庆医科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医院妇产科给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他发现,胎儿的胚胎细胞对超声的热量非常敏感。专业的敏感度让他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肿瘤细胞会不会也对热量敏感呢?

“疾病本来就让人很受伤害,我希望治疗的方式能够伤害更小,让患者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恢复更快。”王智彪说,“让病人受伤害更小”是他研究的初心。

于是,他开始组建团队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技术,这个课题获得了当时四川一项科研经费的支持,拿到了1万元的项目经费,成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技术研发的起点。

如今,当年的研究生王智彪已经成长为重庆医科大学教授、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他看来,“历经30余年的攻坚克难,我国的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技术水平已在世界领先,但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不断加快研究扩展治疗病种,让微无创治疗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患者少受病痛折磨。”今年63岁的王智彪激情满满地说,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却丝毫没有磨灭他的科研初心。

1999年,“海扶刀”由重庆海扶医疗正式研发成功,将对人体没有放射性危害的超声波穿过人体正常组织,在肿瘤处聚焦,像一把“刀”一样消灭肿瘤组织,不开刀、不流血,从而实现微无创治疗。同时,我国的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技术水平也走在世界前列。

王智彪介绍,目前“海扶刀”已经应用在妇科、肿瘤科、骨科、泌尿外科等治疗领域。长期以来,大型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大多由国外企业垄断,2002年,“海扶刀”出口英国牛津大学,得到了国外市场的认可。

提起“海扶刀”的名称由来,王智彪解释说,这是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技术的简称,“生命来自海洋,我们借鉴加入了中医扶正祛邪的理论,刀代表了一项技术,由此形成‘海扶刀’。”

重庆海扶医院医疗服务部主任李镜1998年进入医院工作,她告诉记者,这项技术的发展,让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前,患者得了子宫肌瘤,害怕复发就直接把子宫切除了,不少女性后来非常后悔。”李镜说,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适合这项技术,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周密细致评估,真正适合进行“海扶刀”的患者才能进行该手术。现在,她还带领团队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网站,让更多女性知晓这项技术,能够根据自己的病情获得最适合的治疗。

川渝“牵手”共同打磨无形的“刀”

重庆研发制造,这把“刀”不断拓展改进却在四川。目前已有超过9500例患者在四川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了“海扶刀”手术,遂宁市中心医院不仅成为目前国内进行该类手术最多的医院,还成为培训海外医生的“大本营”。

遂宁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陈拥军告诉记者,因为该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数据和人才,当前,国外医生想要掌握这项技术,都要专门来学习,只有通过一系列严谨专业的培训课程和考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 “海扶刀”医生。

陈拥军回忆说,“2004年,时任遂宁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何佳向我推介海扶刀时,因为不了解,我当时坚持不听、不看、不买三不政策,但在医院做了多例手术,特别是看到在妇科疾病上的临床效果数据后,我赶紧给何主任说:赶紧做起来!”

现在,遂宁已经是全世界超声医学前沿的科学基地,每年都有国外专家学者不远千里来考察学习。“我们正在研究将中医传统治疗办法与聚焦超声无创治疗技术结合起来,将进一步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第一个把该技术引进遂宁市的医生、现遂宁市中医院院长何佳说。

“现在,每天都有从国内和世界各地赶来的医生到遂宁来学习考察。”何佳说。

48岁的四川遂宁市患者彭女士(化名)前几年查出子宫肌瘤,刚开始病灶较小,就没处理,直到有一天彭女士因为大出血差点晕倒在街上。她赶紧来到遂宁市中心医院就医,经过评估后,医生推荐进行“海扶刀”治疗,认真了解了“海扶刀”的特点,彭女士同意了。“刚开始还有点不放心,手术中也没有真的刀,就是医生在电脑前通过鼠标控制,整个手术过程都还比较轻松。”彭女士告诉记者,手术后几天,她都还有点怀疑效果,直到后来复查看到影像检查结果,“确实肚子里的肌瘤慢慢就没有了,身体也好起来了。后来,我又推荐了几个朋友来做这个治疗。”她说。

当前,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这把“刀”正在四川和重庆的不断打磨中,致力于造福更多患者。全世界也有28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海扶刀”技术,建立了60多个海扶中心。

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

由于出血少、不开刀、患者手术痛苦小,当前,这项技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同时,业内人士也呼吁,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我国聚焦超声无创治疗肿瘤技术的发展。

一是加快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目前,一些患者和医生对类似新技术还存在理解误区,缺乏创新的热情。王智彪等专家呼吁,加强对类似高端医疗技术的支持,加大对聚焦超声领域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扶持力度,让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能够造福更多患者。

二是加大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人才的培养。一项新技术的背后是知识、技术的积累。“比如,我们这个设备的透镜,如何能够更加精准聚焦,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研发人才。这也是当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的挑战和难点,目前全世界都在寻求突破,我们国家更要走在前列。”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杜永洪说,当前,他们从国外引进了不少高端人才,在抓紧攻克技术的难点,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加快储备和积累更多专业化的人才。

三是促进与医学相关学科的融合发展。多位业内人士还认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可以探索应用在不同的病种治疗领域,需要医学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交流,打破学科固有的界限,共同探索更优化的综合融合治疗方案。比如,遂宁市中医院将该技术与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结合在一起,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优化的治疗方式。

(记者 董小红)

关键词: 无形的刀 正在造福 越来越多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