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科学看待心理问题社会氛围 进一步加强各类心理健康服务
发布日期: 2021-08-04 13:44:2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近期在贵州、宁夏、山西、浙江、天津、江西等地调研发现,不少有心理问题的群众受病耻感影响,不愿寻求帮助,有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处于水面之下”。业内人士建议,形成科学看待心理问题的社会氛围,加强心理问题筛查和跟踪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类心理健康服务。

“患上心理疾病就像掉进一个黑洞”

“家人顾忌我的病,不想让别人知道,缺药的时候也不肯委托医院的人代买。很多病友也都不能正视这种病,我也不敢和周围的同事说,怕说出来明天就被单位劝退了。”在杭州工作的中度抑郁症患者余女士说。

心理问题的病耻感让患者旧病添新病。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身疾病科主任白玫等人介绍,曾有抑郁症患者要开休学证明,但担心学校看到证明后影响以后入学,宁愿医生给他开睡眠障碍或者其他躯体方面的疾病;有的患者多次拒绝她提供心理帮助,直到崩溃到哭才向医生求助,理由是怕别人觉得自己有病。

宁夏宁安医院心理医生张学晖说,心理问题的“病耻感”通常可以分为感知病耻感、经历病耻感、自我病耻感。感知病耻感是对公众病耻感的感知:一方面是个体所感受的公众对某种疾病患者普遍持有的歧视性态度,另一方面是患者自己作为受歧视的对象而感受到的歧视。经历病耻感是患者实际遭受的歧视,包括社会活动受到限制等。自我病耻感是指公众病耻感内化所导致的患者丧失自尊、恐惧、羞愧自罪等负性情感体验。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心理讲师培训导师王春谊说,心理疾病的病耻感表现比较个性化,总体来讲一是会回避,二是会用他人标准评判自我。

病耻感的直接来源是心理问题被打上“变态”“危险”等标签。宁夏某中学心理教师李卉子介绍,除了精神分裂症等病症,抑郁、焦虑等一般不会伤人,患者多是自伤,但一些信息使得心理疾病被污名化、妖魔化,给相关患者打上“变态”“危险”等标签,患者也会觉得自己生病很丢人、很羞耻。有患者说,很多关于自杀或其他恶劣案件的报道,都有嫌疑人有精神疾病的结论,导致大众一边谈论心理疾病,一边敬而远之,一些企业还用心理筛查来筛人,所以真正有心理问题的人,为了生存,选择遮遮掩掩,自欺欺人,感觉就像掉进一个黑洞。

心理问题污名化的影响及于家庭。太原安定医院心理咨询师闻莉等人说,在部分存在“鸡娃式”“打压式”教育的家庭内部,一方面,未成年人容易产生厌学、拒学甚至恐学情绪,一旦心理不能调试,就容易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父母不愿意面对这类问题,比较排斥孩子吃精神类药品,怕给孩子带来副作用。张学晖说,有孩子抑郁后想跳楼,家长竟然以“去了精神病院,孩子一生就毁了”为由,执意不找医生。

多因素让心病难治

不少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不仅因为病耻感而讳疾忌医,不敢或不愿寻求专业帮助,即使寻求帮助,也面临求助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

一方面,主动求助量与实际需求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心理问题有潜伏期,如果关口前移,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筛查能力的话,会更容易化解问题。现在不仅筛查能力不足,主动求助的人群也较少,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很少。此前在天津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后人们的求助率不到5%,而美国的求助率却已经达到了60%左右,差别十分明显。”天津市安定医院心境障碍科主任张勇说。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讲师张涛表示,我国尚无国家层面的青少年心理干预细则,地方层面前瞻性工作开展不够,往往只能事后补救。“尤其小学在心理健康档案检测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上步伐相对滞后,我所了解的几个区县内八九成小学都没有建立心理档案,一半以上缺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另一方面,求助渠道不够畅通。部分受访人士反映,心理支持需求者一般会通过网络平台、校园心理咨询中心、社会心理咨询公司、医院精神卫生科和社会保障机构与社区等几个渠道寻求帮助,但渠道便利性和可及性还不够。

“找到合适的心理咨询机构很难,工作以后企业里也没有相应机构或渠道。精神类处方药通常只有大医院可以开,一些地市医院完全拿不到。”余女士说,求助者到医院能正常诊疗,但一些医生能力和时间有限,心理量表和药物的使用有一定随意性。

王春谊说,一些咨询者谈到心理咨询,就会感到紧张、恐惧,心存排斥。一方面源于周围人群的异样眼光,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之前接受过不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不少患者选择在网上倾诉。在新浪微博,有“抑郁症”“微笑抑郁症”“走饭”等多个抑郁症相关超话社区。网易云音乐平台聚集不少抑郁症和抑郁倾向用户。

要“治已病”更要“治未病”

专业人士认为,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治结合。

一是提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社会认知层面,一是不将心理问题妖魔化,二是需要对求助渠道要有所了解:心理和身体一样会生病,同样也能通过专业手段进行治疗,发现心理问题,要及早干预,及时去医院就诊。此外,青少年时期是心理问题高发期,家长群体需要掌握一定心理知识,能及早发现孩子心理问题,在家庭教育中提升孩子的压力缓解能力和社会应对能力。

二是前移心理问题早筛端口,对早筛结果长期跟进。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明确,将抑郁症纳入高中及高等院校学生体检,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纳入情绪状态评估;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流程中。

业内人士建议,基于筛查结果,长期跟进做好各类引导工作,政府、学校、医院、社区之间形成联动机制,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为有需求的人员及时有效提供帮助,在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实现心理健康全覆盖。

三是进一步加强各类心理健康服务。白玫等人提出,学校需配备专职心理老师,安排专门课时,让学生从小就有心理健康意识及早为学生提供专业帮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心理治疗师潘雨薇表示,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心理治疗人群需自己承担治疗费用,影响其治疗意愿;当前已有省份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建议对此加强调研,适当推广。

(采写记者:刘惟真、马晓媛、谢建雯、黄筱、肖艳、郭杰文)

关键词: 科学看待 心理问题 社会氛围 加强各类 心理健康服务